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踏上西行之路第四十六章公认的舌舍利 (第1/1页)
「什麽?!得道高僧被如此苛待,还被b破戒,这个吕光真是可恶至极。」 淳於现愤愤不平地说道。 梦澜点头赞同,继续说下去。 「他父亲是被b婚,他是被诱婚,真是殊途同归啊。 即便如此,吕光并没有就此罢休。 依然欺凌折磨他,但鸠摩罗什坦然面对,面sE如常。 吕光越来越感到惊异,渐渐被他折服,不自觉地停止了侮辱行为。 一年过去了,中原战事翻天覆地的瞬息变化,政权更迭迅速,前秦四分五裂。 淝水之战後,苻坚为姚苌所杀。 一年後,姚苌在长安,建立後秦,代替了前秦。 失去了家园,拥兵在外的吕光,遂「三军缟素,大临城南」。 在「镇河山襟带,扼束羌、戎」的凉州,割据建立後凉政权。 姚苌听说鸠摩罗什的大名,就派人带信给鸠摩罗什,希望能来长安。 这时吕光父子,已经觉得他不是凡人,坚决不肯放行。 就这样,鸠摩罗什被滞留在凉州,十七年之久,空有满腹经纶,却一无所用。 再没有机会,组织大规模的讲经活动。 为了安稳大师身心,吕光徵召天下能工巧匠修筑寺庙,并命名为鸠摩罗什寺。 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当时的凉州,地处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界。 繁忙的丝路,让这里成为多种文化与思想的交融之所。 鸠摩罗什在这段时间,与汉人交往,潜心学习汉语,对中原文化,深有领会。 为他今後,翻译经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後凉晚期,朝政血腥恐怖,人心离散,饿殍遍野。 崇信佛教的後秦王姚兴,抓住机会举兵十万灭掉後凉。 亲自从凉州,迎接鸠摩罗什入长安,尊为国师。 此後十多年时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道场,悉心译经和说法。 各处名僧听闻後,纷纷云集长安。 据记载共有3000余人,成为其门下弟子。 鸠摩罗什是世界着名思想家和哲学家,JiNg通多国的语言文字,堪称一代奇才。 其翻译的经文,与思想上的成就,由古至今可称首屈一指。 一生翻译经典70余部,384卷,被尊为译经泰斗。 与义净、玄奘并称为佛教三大翻译家。 他翻译的佛教经、律、论皆质朴流畅。 既不失原意,又保有语趣、文辞优美、朗朗上口。 因而为佛教信徒所乐诵,至今不衰,成为後世流传最广的佛教经典。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金刚经》中的汉译名句,就是出自鸠摩罗什之手。 我们日常一些常用的词——世界,平等,悲观,思维等等,也都是罗什译经时创造的。 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时,享年70岁。 相传,鸠摩罗什在圆寂前曾起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烂」。 意思是,如果我翻译经文有误,我Si之後焚毁时,舌头就会消失不见。 後秦文桓帝听闻後,亲自前去悼念。 其门下众千弟子,为他进行火化。 在火化时,弟子们发现其口腔中,常常发出光亮,犹如莲花般漂亮。 火化结束後,弟子们收拾屍骸时,惊奇的发现,鸠摩罗什的r0U身均化为灰烬,但是舌头真的没有被焚毁。 弟子们纷纷赞叹,言说此乃三寸不烂之舌,堪称「金刚舌」,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公认的「舌舍利」。 众弟子遵遗愿,遂将舌舍利,奉归凉州建塔供养。」 李泽清听到此处,说道, 「不错,确有其事。 尉迟敬德将军曾对人提起,那年他统兵远徵西域。 带兵至凉州时,忽见城内一座古塔顶上金光四S,恍若千佛降世。 於是,他前往鸠摩罗什舌舍利塔拜谒,并下拨饷银,修塔、立碑记之「罗什地基,四址临街,敬德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