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剑舞 (第2/4页)
来给皇帝跳舞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绥绥只得顺从地向贤妃行礼道,“奴婢粗苯,还请娘娘指教。” 贤妃叹了口气:“我可教不了你。”g0ng娥端上茶盏来,她把手去拈盖子,低头望着自己纤纤指尖鲜红的丹蔻,半晌才道,“昔年淮南有位乔小姐,不Ai深闺学针缕,偏好剑器之舞……” 哪儿又来个乔小姐,绥绥一脸茫然。 贤妃又道,“那把就是她的剑。” 绥绥想了想,顿时倒x1一口凉气。 果然!那把剑就是淮南王妃的,难道王妃原本姓乔么?绥绥也没办法去问,只好道:“那那位乔小姐现在——” 贤妃打断她,仍低着头道:“她已经不在了。陛下年少时极Ai她……的剑舞。今日借与你,想必是见你同乔小姐有两分相似,又有些功夫在身上,所以命你排演。演得好了,自有、自有好福气等着你。” 贤妃的声音有点发涩,也许她也知道被皇帝注意实在不算什么好福气。 绥绥还是很惊讶。 “我……乔小姐,相似?”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像翠翘的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那个乔小姐不是淮南人么?陛下才说奴婢不像江南人的样子。” “也并不是生得像,你只是……” 贤妃也很谨慎,没有再说下去。 而绥绥练剑舞的事,就这么稀里糊涂提上了日程之中。教坊司有一个叫张七娘的嬷嬷,年纪都好大了,看着b皇帝还要大,贤妃竟叫了她来教导绥绥跳舞,说当年就是她教乔小姐剑舞的。 乔小姐把流传下来的剑舞改动了许多,只有张七娘这位教习娘子最清楚。 绥绥一开始还很兴奋,觉得这个张七娘是淮南王妃的教习娘子,那肯定晓得王妃不少旧事。可皇帝似乎防着她呢,除了张娘子,还有旁的g0ng娥在旁边监视着,绥绥根本没有机会开口。 而且这个剑舞……也太不同寻常了吧! 绥绥所见过的nV子之舞,大多是随李重骏在他那些软玉温香的筵席上,舞姬腰肢轻盈,娇眼如波,哪像淮南王妃跳的这个剑舞啊,随乐起舞,随的竟然是《秦王破阵乐》,鸣笳擂鼓,如雷霆震怒,激昂铿锵。舞者做武官装束,窄袍抹额,挥剑而起,没有衣袂飘飘,也没有莲步蹁跹,只看长剑凝光,势如闪电,上下翻飞间寒光凛凛;剑过生风,猎猎作响,恍若万箭千刀一夜厮杀。 一曲终了,才将将让台下看客喘口气。 …… 翠翘的阿娘居然会跳这种舞? 绥绥觉得难以置信,但似乎也只有这样刚毅X情的nV人,才宁Si也不肯屈服于帝王的权势。 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冒领翠翘的身份。皇帝把淮南王妃的剑给了她,让她重演当年的剑舞,似乎也怀疑她就是淮南王妃的nV儿。 绥绥有些懵懵懂懂的。 她不知道这个身份究竟会带来什么,只是觉得以此得到皇帝的两分信任,也许有朝一日,可以替所有不该Si的人报仇。 过了两天,却有一个想不到的人来找她。 竟是杨三小姐。 绥绥更没想到,杨三小姐是为了贺拔来找她的,还找到了明义殿来。 那几日下雨,张七娘子的Sh气病犯了,告假了好几日,贤妃不在,那些g0ng人也懒怠了,不是打瞌睡,就是三五聚在一起去茶房吃点心。 只有绥绥一个人在后廊淋水的檐下排演,没人奏乐,她就在心里数鼓点,沙沙雨声里旋转翻腾,一曲无声终了,b她先落在地上的是孤伶伶的鼓掌声。 还有个nV孩子的轻呼。 “你还会舞剑啊!” 绥绥循声一望,吓了一跳。 “杨……杨三小姐!” 绥绥不仅被神出鬼没的杨三小姐吓到,还被她拉到了后廊转角一处隐蔽的花墙底下。绥绥在明义殿待了一个月,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地方。 三小姐看她目瞪口呆,左顾右盼,得意道:“看什么看!明义殿挨着我姑母的明德殿,我小时候总是跳过这花墙进来找贤妃娘娘玩,对这里早就出如入无人之境了。她殿里的玻璃蜜饯最好吃了,你吃过没有?——”三小姐虽然叽里呱啦地说着,不知为什么有点尴尬,像是没话找话说,她啧啧道,“我以前还纳闷太子怎么就喜欢你,原来你舞剑这么好看呀!太子怪不得是陛下的儿子,也喜欢看人舞剑。不过也真是奇了怪了,你怎么一会儿是g0ngnV,一会儿又是太子的妃嫔,一会儿出现在大街上,现在又到g0ng里来了,还穿着男人的衣服!” 绥绥消受了一会儿才说:“三小姐何时进g0ng来了,来明义殿找贤妃娘娘么?” 杨三小姐却不说话了。她低下头,云头靴尖踢弄着一块石子,口中兜了好大一个圈子,绥绥才听出来,她想说的其实只有一句。 “你认得贺拔弘,对不对?” 绥绥愣了一愣,说声是,三小姐就发急:“那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呢!” 绥绥惊讶地看着她,三小姐顿了顿,气哼哼地转过脸去,又不说话了。 暮夏烟雨如丝,淅淅沥沥下着。 其实绥绥看得出来。那一日在长安街头遇见三小姐,三小姐提起贺拔时红红的脸颊,也许因为她自己也为一个男人Ai过恼过伤心过,绥绥什么都明白。 绥绥小声问:“三娘,你喜欢他么?” 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听见雨声里翁翁的人声,“我听见jiejie和哥哥商议着把我还俗,不让我做nV道士了……他们要把我嫁出去。” 绥绥忙问可定了哪家,三小姐摇了摇头,断断续续说:“虽没定下来,可这种事情......一旦提起来……就很快了。” 三小姐始终低着头,绥绥只能看到她发烧的耳朵,一路烧到领子里去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世族大家尤其重规矩,即便是活泼如杨三小姐,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是豁出脸去了,绥绥忽然懂得了她的意思,凑上前小声道:“若三娘真有这个念想,我就寻个机会去问问贺拔!婚姻大事,马虎不得,总要你喜欢他,他喜欢你,是不是?” 杨三小姐又背过身去,绥绥忙拉住她笑道:“三娘找到我,就别害臊啦!再说,你们不是曾经差点儿……还是陛下的意思呢!” 1 绥绥想起之前的事,倒有些迟疑,“那时三娘不还觉得贺拔出身寻常,生得又不似汉人……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