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1章 一边倒  (第2/2页)
得不小心翼翼地使用自己的社交媒体,唯恐被一些有心人小题大做。    主审裁判见全员落位,于是右手向前一指。    “PyBall!”    林优树随即投球出手,第一球攻向内角。    “来了!”    张哲看球有些贴身,连忙向后撤了一步,免得屁股被砸。    “啪!”    “坏球!”    本来想着还好躲得早的张哲发现这球其实蛮接近好球区的。    左投的内角直球在右打击区判断起来确实有难度。    这球要是压进好球区,其实不容易打好,挥棒空间被挤压了。    上一个打席打到的内角直球,归根到底相对靠中了一点。    对付挥棒豪迈的打者,最好是诱其挥空,次则挤压其动作空间,再则迫其以无法完全导力的部位击球。    第二球走外侧而来。    在右打者角度,球从外往内滑。    眼看着球就要落进好球区外角低。    “啪!”    “坏球!”    引棒之后没有动作的张哲活动了几下肩膀和手腕。    这两球有马谅的配球其实切中了张哲来球就打的喜好,可惜的是效果未达预期,白白给了两颗坏球。    个中原因,除了张哲选球好以外,还有张哲曾经接过林优树的投球。    正面捕手席的球路、侧面打击区的球路,张哲还留有一些细微印象。    因为自身投球实力在进步变化,所以林优树并未重视几个月前一次简短的投捕搭档练习。    自然地不清楚详情的有马谅配球时也没有将这一点作为变量纳入考量范围。    第三球投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打席林优树老是投坏球,所以主审判定稍稍有些严格起来,对有马谅拉球的结果无动于衷。    “啪!”    “坏球!”    球数一下子变得对近江投捕极为不利。    3坏0好。    下一球如果还是坏球,那将形成满垒的危机。    在如此凝重的压力下,林优树摆动手臂,把球掷了出来。    “滑球?”    看着球下旋的趋势,张哲觉得这球可能滑得有些低了,于是放了过去,准备接受四坏球保送。    “啪!”    球被捕手有马谅接住之后,张哲走出打击区,就想放下球棒跑向一垒。    主审裁判突然喊道:“好球!”    “诶?!”张哲硬生生地止住动作,低着头走回打击区,心里大窘。    刚才上一球不捡,这一球突然又捡了。    主审啊,别这样。    全场几万人看着我选错球,这下可丢脸丢大了。    好在张哲情绪管理练出来了,脸一绷别人就看不出他什么表情。    这个打席的第五球被投来。    张哲看得格外认真,不放过任何一处变化。    首先判断出来的是,球冲着内角来。    然后观察到其较大的移动落差。    无疑是内角低的变化球。    林优树跟直球投法契合度较高的常用球种大概是滑球和变速球。    他这两种变化球线路相近,但是又有不一样的变化。    具体而言,滑球速度慢一些,而且位移落差大一些。    “是滑球!”    眼看着球几乎顺着好球区从高往低滑,张哲心中顿时笃定,在此之前他的身体已经先一步启动。    张弓搭箭,蓄势待发!    球在本垒板前飞入之时,张哲已然将棒子拉到球的前面。    高速碰撞之际,张哲用了技巧性的处理。    身体向一侧稍微倾斜,让出了挥棒空间,使得手臂旋转顺畅。    1    整个击球过程如同打高尔夫球。    “锵!”    棒球高高飞起,沿着中外野疾驰一百二十余米,跨越黄色判定栏,击中计分板下方的铁架,哐地再弹回看台过道。    同一时刻直播镜头里充斥着解说员的吼叫。    “计分板方向!!!”    “三分本垒打!!!!!!”    “四棒!!!!”    “2打席连续!!”    “白山7比1近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