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抵抗封建婚姻! (第1/1页)
大宅院群像文 强力搞簧 看前预告:我的群像文主要是为了搞黄色,如果介意,大家可以所有的攻想成一个攻的分身,受同理,就算暂时不想上壮壮的攻也可以想成不同时间的分身。 现代背景,但大宅吃穿用度是古代贵族的方式。 刚离开大宅读大学时,我确实很难适应,那倒不是因为所谓的思家恋家,而是我实在没有过过这种被所有人注视追捧的生活,我的这副相貌在家族也就是平均水平,打扮也是简单干练,打小我什么都不突出,不管是学习,相貌还是性格,大宅里的孩子都没见过父母,管事一个人管好多小孩儿,大多数小孩都像我一样从小便一个人静静生活。翻开家族群,发现我这一辈出去上大学的孩子们都有这样的困扰,心里倒是平静了不少。 虽然我从小没亲生父母养育,不过管事是个公正善良宽厚的男人,只要是大宅里的小孩都一视同仁,不缺钱花,随意追求梦想。转眼,我在帝京进修绘画已经七年,到了二十五岁。管事给我打过许多电话,隔着千里,听着电话那头的浑厚温和却困倦的嗓音,我仿佛都能摸到他又冒出的白发,温柔公平的管事,在大宅里蹉跎了四十年光阴,如今才四十几的壮年,就仿佛又苍老了一岁。 虽然我很敬重的管事对我苦口婆心,但我就是我自己,大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不代表家族就有权力控制我的人生。婚姻大事,应该两情相悦,更何况我本就习惯孤身一人,对男女之情提不起丝毫兴趣,打算一辈子孤身一人。很荒缪对吧,首都艺术学府里自由的风吹拂不到被桎梏的我,在繁华帝京,在自由过剩的现代,还在反抗大宗族的包办婚姻。 至少,去画室路上,被用手帕迷晕拖上越野吉普车之前,我是自信于自己与宗族的对抗的。 灰瓦白墙,极其高耸的门楼,古木参天,苍翠欲滴,几乎遮天蔽日,身处庭院仰首也只能看着被冠盖分割得零碎不堪的几片天穹。绝大多数时候,阴冷潮湿的天都压得很低,仿佛全靠云杉树扛起。我的童年,少年都在这里生活,小学,中学都读的宗族兴办的私塾,倒也是宗族势力庞大,财大气粗,我们的学籍都挂在当地其他公立学校,就为了我们这些高考前一天还没进过学校的孩子有正规手续去全国各地读大学。当然,也可以出国深造,全凭个人喜好。 古木参天,围墙也高耸,偏偏除了南门煊赫外,其他三门都是小门,仅可刚好供一成年男子出入,连并排都做不到。还是个小布丁的年纪体会不到这门的逼仄,只觉得每次宗族外理人让我们到西边小门集合都是要带我们出去游玩,我们虽然日常不许出大宅半步,可是一到宗族假日便可以各地游玩,甚至是远渡重洋。这就导致好笑的一幕,我们对于大宅周围还不如纽约巴黎了解。 亭台楼阁,池馆水廊,大假山古戏台玉玲珑,皆是玲珑精致,清幽秀丽,朱门深院,高门大第,大有去天五尺的显赫气势,但唯独道路几乎全是小径通幽,曲折盘绕。 我醒来时早已不在吉普车上,而是被捆住手脚置于轿子里,小时候放学回小楼偶尔能看见这轿子,仿佛是为了这曲径专门设计,窄而高,轿夫们蒙着眼睛抬轿子,由一名管事指引道路,防止磕撞。我们小孩儿见着稀奇,调笑着这轿子里怕不是什么犯人。突然想到网上的一句,什么当年射出的子弹正中眉心,许是这样说的吧。 或许受大宅氛围影响,我向来不是一个喜欢激烈吵闹的人,如今虽然被束缚,但怎么说也是回了自己生活了十八年的故乡,那点激烈情思早在吉普车上被消磨殆尽,再说了,我从小到大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大宅提供的,或许少年不懂事时会吵闹不满,可是长大见识到人间的不易后怎么也要学会感恩。婚姻这事,可以慢慢来,慢慢解释。反正我一直对儿女情长丝毫不感兴趣,哪怕是一辈子不结婚也无妨。 正当我沉浸于往前十八载的回忆,颠簸慢慢平息下来。一名陌生管事走上前来帮我把束缚都解开,还让我整理仪表,平息情绪,为我进宗祠留足了体面,我心里不禁一股暖流汩汩流淌,这些高大壮实严肃但接触下来宽厚善良的管事,总是尽量给予我们这些没见过亲爹妈的小孩最大的照顾与守护,不管是从小带我长大的田管事,还是其他不知名的陌生管事。可惜,这么好的人一辈子蹉跎在这大宅院里,沉默无言如一尊时间洪流中的磐石。 我十岁时,刚好碰上家族千年祭祀,灯盏无数,如同银河坠地。可谓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灯火辉映中,亭台上,族长正值弱冠。虽然家族中美人如云到我们看电视上的明星也十分普通甚至鄙陋的地步。可当初次望见族长,我们一众在桌下嬉戏疯玩的孩子只觉一片空白,嗡嗡作响,只见族长,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而如今,尽管已然十余载弹指一挥间,一想到马上就要再次见到族长,心脏还是止不住砰砰直跳。 一下包裹严实的轿子,蓦地便觉出水乡冬日的湿冷来。果不其然,美人从不在意光阴,族长依旧霞姿月韵,墨发如瀑,一袭缕金云纹长袍,外披月白色缎绣玉兰飞蝶纹大氅,长身玉立。见我下轿,只是微抬美目,漠然道:“带去东苑,准备迎亲。”冷冽慵懒高高在上的一句命令,就这么剥夺了我讲理反抗的资格。 我们所有没成亲的小孩都住在西苑,上了大学国庆中秋或者新年回家也是住西苑。东苑,小时候确实也好奇过,不过看守十分严苛,绝无进去的可能。家族会买来天生眼疾的孩子,训练他们的耳朵,熟悉大宅的每一寸,他们几乎可以在大宅里健步如飞,听声辩位能力一流。不过宗族对这些家丁几乎视如己出,吃喝与我们这些子弟无异,重活脏活累活脏活都是在外雇人蒙眼进入大宅由管事或者家丁指导着做,家丁只需做些日常洒扫清洁即可。而这东苑,入口只有一堵窄墙上的小门,我们爬上树拼命往里望也只能看见茂密林荫。 而如今,我竟然要揭开这我二十多年都不得窥见的秘密。许是太久没回大宅,一回家,儿时回忆便如潮般涌来,我仿佛又变成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孩童心性也重了起来。这东苑里有什么秘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