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露水煎茶(上)纯剧情,单方面死亡,冷血动物出没警告 (第1/4页)
乍暖还寒的秋天将小雨倏然推来了,雨水浇灌掉夏日里最后一丝残存的热度,谢云流觉得这正如某种隐晦模糊的谶言。它预兆着秋天终于猛烈且不可抗拒地来临,这一年的大半时日也因此一去不返。常言总道多事之秋,照谢云流来看,那些与秋天相关的好诗句果然全都是谎言。 比起华山,翁洲的秋天其实已能称得上是十分养人,此地经年气候温和湿润,日光又和煦缱绻,一年到头几乎不间断地盛产些某人最爱吃的鱼虾蟹贝,即便眼下六月黄方下市不久,那也只是暂时的。今年又格外的风调雨顺,前几日他曾与人一同去云宽村看过那些沉甸甸的稻穗,阳光下滚滚稻浪层层叠叠闪着饱满的金色光辉,想来过些时日定然收成极好。 过去有相当长一段时日,谢云流孤身在外颠沛流离,正如秋萍随波飘荡一般,自身安危都尚且难保,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生出闲情逸致去关怀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甚至真正开始cao心起民计民生来。想来这或许全因为他已活得太久,而上了年纪的人总归会有些迂腐陈旧的心软。刀宗的这位宗主虽未像某位掌教那样羽化登仙,如今却也算是以武合道得以参破生死,而他此刻一动不动地静立于这无边雨色之中,从这象征了丰收的季节里所能感受到的却唯有一种萧瑟,仿佛只有这萧瑟才是唯一的真实。 他独自待在这寰宇殿中,已经痴淋了好一会儿雨。秋雨性寒,谢云流却并不在意这个。其实这绵绵如针的细雨连他的外袍也无法淋得彻底,却不知为何仿佛能穿过层叠的衣料似的,直直地坠落在他的心中,反倒将他的道心浸得湿透,亦令他惆怅忧虑的情绪更添几分。 雨丝缠绵,雾气蒙蒙,他这厢正可谓是愁肠百结思绪万千,撑着素面油纸伞的一道模糊身影忽然出现在寰宇殿正门之外,原来是李忘生正慢悠悠地拾级而上,款款朝他走了过来。伞沿上的雨水朝两边滑过去,李忘生与他对上视线,见谢云流也正在看自己,便抿起唇朝他微微笑了一下。 李忘生那张面孔依然停留在十多岁时的年轻模样,正当那种一掐就能掐出水来的年纪,一下子将谢云流衬得更成熟了些。哪怕谢云流其实不那么想承认,但那确实是李忘生参照了他心中所愿而特意维系的容貌。他之所以有此念想,也绝非是他还在痴心妄想,仍然贪图李忘生的青春少艾想将之独占,仅仅因为他并不知晓李忘生在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时都是些什么模样罢了,而若是让外人发觉刀宗宗主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强留一介国教掌门于此,又的确极容易引起轩然大波。事到如今谢云流已不愿再为他与李忘生之间的事同旁人起些无谓的冲突。 当下整个刀宗中曾经见过李忘生少年时这副模样的人早在多年前就已无辜横死在寇岛,李忘生这么化形便可避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尽管谢云流也可为自己幻出更年轻时的相貌,他却从未在此事上多费过些许心思,无法是已经吃准了李忘生不会再离开他。何况,他才刚一想到李忘生,对方恰好就这么不动声色地行至他的身旁,甚至有意无意地只撑了一把伞,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有灵犀,萦绕在谢云流心头的那股无名郁气总算多少因此消解了几分。 伞不算大,雨还未歇,两人若是共用一把伞,就只能肩膀挨着肩膀,亲密无间地并行。谢云流心中熨帖,但面上不显,只是接过纸伞,低声要李忘生搭上他的手臂。李忘生十分听话,伸出一双手将谢云流的半边胳膊缠住了,这才微微侧过脸看向他,有些好奇地询问道:“师兄,你方才在想什么?怎么想得如此入神,连落雨了也不晓得。” 这一声“师兄”落在谢云流耳中,听起来真是分外的婉转温柔情意绵绵,谢云流一时有些恍惚,愣了愣才答道:“在想你。” 他想这不能算骗人,因为自己方才的确在想李忘生。 李忘生莞尔一笑,露出一点欢喜的神情:“师兄明知我就在近旁,却还故意说这些取笑我。” 谢云流多年前便已华发满头,眼下当然不好再学那愣头青一般厚颜无耻的做派,腆着脸流水似的说些花言巧语去讨师弟的欢心。他不着痕迹地用肩头轻轻去碰了下李忘生的肩膀,才沉声道:“我说的是实话。” 李忘生还是情状乖顺而亲密地牢牢挽着他的胳膊,将自己的身体朝谢云流身上贴得更紧了些,没有反驳他,也没有应和他,只把唇角微微向上翘起,露出一个极为甜润好看的笑容给他的师兄瞧。 谢云流忽然摸不准李忘生是否其实早已看破了自己的心思,心头正在一阵发虚,就听对方轻声道:“我也在想师兄,所以,便过来了。” 过去,李忘生的坦诚总是十分难得一见,起先是少年时的心意懵懂难言,即使情动羞涩也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木讷模样,后来又碍于谢云流身上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霜态度,他几乎从不在谢云流面前表露心迹。如今的李忘生倒是比从前直白坦荡了许多,往往想到什么便直说了。相较于让人不断猜测心意,谢云流倒的确更喜欢对方如今这种转变。他已平白无故比寻常人多活了这么几十年,见过的风浪多了,多数时候难免心生倦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猜想身边人,特别是枕边人内心真实的用意。虽则以他现在的身手,确实也不再需要去揣度旁人的心思。归根结底,坦诚以待的确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唯一的小小遗憾只不过是它让这个李忘生显得不那么像曾经的那个李忘生而已。 这样的李忘生,那样的李忘生,面对如此容易混淆的概念,谢云流也想要糊涂一点过完这一生便罢,心里却总是如明镜一般分辨得再清楚不过。 他们重逢之时,谢云流已有多年不见李忘生,也从不刻意打听对方的近况。因为太久太久都不曾再往来,到最后谢云流竟连他俩最后一次见面的确切日子都慢慢忘记了,只隐约记得除开抢夺剑帖那一次,似乎就只在烛龙殿中匆匆见过那么一回。那时候李忘生看上去已经虚弱非常,却还能强撑着身子耗费心力用气劲给一众前来支援的无名侠客一一化解了余毒,他便因此以为李忘生不过是故意如此作态惹他心软同情,他当然只能横眉嗤鼻以对,狠狠奚落对方一番便拂袖自去了。打那以后,他与李忘生便如全然陌生的两个人一般,各自在江湖的一隅活着。 不知过去多少年,江湖上传言纯阳宫的掌教昔日在千蛛殿中饱受邪毒侵体之苦,落下的隐疾一直不曾痊愈,又因为窥得天道半分常年多思久虑,如今rou体凡身竟然业已消殒,元神却是飞升归位了。据传李忘生离去的那一日天地间忽生异象,先是有一股奇妙的异香立时盈满室内,随之便是一道金光骤然冲天而起,惊动满山灵鹤成群结队地绕着紫霄宫嘶鸣盘旋许久方才离去。等这异象终于结束,目瞪口呆的众人回过神来,这才惊呼一声,发觉掌教仙身居然就这么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消失无踪了。 这则神叨叨的江湖轶闻很过了些时日才传到千里之外的刀宗,被递进了谢云流的耳朵里。在一众弟子惊疑诧异又隐含担忧的目光中,谢云流才恍然发觉原来自己竟会因为这无关紧要之人的三两句传闻失态到豁然起身,喉中喝喝作响却吐不出一个字来。失语片刻,他才颓然坐了回去,摆摆手遣退了众人,望向空荡荡的寰宇殿时便有些不知所措的茫然。有那么一瞬间,谢云流心中难以抑制住那股冲动,想要不顾一切重上华山,送一送他那无缘的师弟。然而他到底身份尴尬,去了以后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做些什么才对。他豁地重又站起身,心念急转之中突然回过味来,他虽只不过想再见那人最后一面,这时间才急忙前去,恐怕非但什么都见不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