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惊雷(二) (第1/2页)
夜里已经雪停,天气骤冷,后院点起了暖炉。屋里的病人走了一半。灯芽蹲在炉子边烤火,红艳艳的火苗照应在他苍白的脸上。 一件狍子改在灯芽身上。 “公子,我不冷。”灯芽拿起狍子,还给叶星羽。“今夜风大,还是公子穿吧。” 叶星羽穿着单衣没有理灯芽,他找了个靠近暖炉的窗,神色黯然地望着庭院里月光斑驳的梧桐树。 树荫斑驳,梧桐萧瑟。月光淡然。 “公子,你就这样把药方献出去吗?”灯芽气呼呼道,“他们今日那样说你,怀疑你。听着就来气,如今拿了免费的药方就走了,实在是……实在是太坏了。” 灯芽想不出什么骂人的词。 “药方迟早要给的。”中都人口众多,一日不查出源头,中毒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将药方分出去,能减轻济风堂的压力。 灯芽道:“下午来的那位路公子表面看起来凶巴巴的,却帮了不少忙。公子,明日我得去谢谢他。” 下午离开的病人多,大夫们处理不过来。叶星羽两袖清风,从不懂这些,是路知远帮忙处理善后的。灯芽看在眼里,觉得这是个好人。 “算一算这些人的药钱,我全都付了。”路知远走前对灯芽说,“今日叶公子事务繁忙,明日我再来叨扰。” 灯芽面露吃惊,“爷,这屋里少说也有五十人。你真的要给钱吗,这可是一笔大数目。” 路知远抛给灯芽一个袋子,“你先拿着,若是不够明日再问我要。里头的钱够支撑后几日的药材了。” 灯芽打开一看,钱袋里好几块碎银,当即推给路知远,“不成不成,我哪能收啊。这也太多了。” “就当是替屋里留下的人收的吧。”路知远又把钱袋递给灯芽。“天寒地冻,煮点热的给你家公子。” 叶星羽关上窗,点了一盏小灯,递给灯芽。“灯芽。你去睡吧。” “公子……”灯芽犹豫。今日大夫们都累了,守夜的只有灯芽和叶星羽。若是他此刻也睡了,公子就得一个人。“那公子子时记得叫我,我和你换班。” “睡去吧。”叶星羽把狍子也递给灯芽,屋里被子不够,只有狍子能盖。 他一个人坐在昏暗的房间里。门帘后是熟睡的几个大夫与灯芽。炉子霹雳吧啦急促燃烧,他挪了挪身,将后背靠着墙角,望着唯一的一盏烛火发呆。 此番情景,叶星羽三月前已经遇到过一次。江南疫情,场面混乱的更为严重。 明州首府不仁厚,为了防止瘟疫传播,直接封了一座城,重兵把握,禁止任何人进出。 他与患者被困在城内足足一月,没有粮食供应,也没有药草补充。他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人病倒,直到四公主带着人打开城门。 “呦,你这讨人厌的也在啊。”四公主嫌弃的走过来。“皇兄让我多多照拂你,我看你也不需要我关照,这不活的好好的。” 叶星羽那时正在给城里的尸体挖坟。他将每个人都拖到了城门口一处空地,拿着铁锹一下一下铲着。 “本公主和你说话呢,你是聋了吗?”四公主提高了嗓音,“是不是和死人关了一个月关傻了。” “公主原来也知道他们已经死了。”叶星羽抬头盯着四公主,放下铁锹,突然发笑。 这是他作为医师最为痛苦的时刻。他的手拯救不了任何一个人。 他的心压着一块巨石,无法哭泣,无法哀伤。他仿佛能看见这无数亡魂还停播飘荡在空空的县城上方。嘶吼与哀嚎。 “裴漩,你知道城里死了多少人吗?”叶星羽道。 四公主嫌弃地赶走苍蝇,“死都死了,还能怎么办。”她站在远处停住了脚步,再往前尸体太多,会脏她的鞋。 叶星羽料到四公主的回答,沉默了片刻道:“是一千六百七十四人。” 这里只有三百零六个坑,他还需要再挖一千三百六十八个坑。 “你有病吧。”四公主又见叶星羽不理她,扛着铁锹走到另一个地开始刨坑。“你是不是刨上瘾了。哼,那随你便。反正我已经替皇兄问候过你了。” 叶星羽将手对着月光,是一双白皙细嫩的长手。但两个月前,他的指缝里全是泥沙,手指尖流满了鲜血,他每日都在不停的挖,不停的挖,只为了挖满一千六百七十四个坑。 裴韵要他除瘟疫,既不给他兵也不给他权。他一个私生子,有谁会听他的命令。 叶星羽灌了冷风,轻微咳嗽。 这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 “有查到什么吗?”萧知安走进屋里,带了一股冷风,他脱了长袍扔到架子上。 颐琪帆面前都是卷子,“暂时还没有。早上派人挨家挨户的去问了,可没问出点啥。崇光昨日带了话说有人上报怀疑食物中毒,可我瞧交上来的卷子也没有什么相同之处。” 全城疑似中毒的人有五六百人,有些已经开始咳嗽,有些才开始发热。这症状前期与伤寒太相似,十分难以分辨。 早晨派人去做了登记,每家每户这几天的吃穿用度都详细写在卷子里。 颐琪帆看了一早上,也没发现什么共同之处。 萧知安拿过册子,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注释,又丢给颐琪帆,“还是你来吧。看着就烦人。” 萧知安不是个耐得住性子的人,他从小只喜欢练剑,这些文绉绉的诗词在他眼里狗屁不如。而颐琪帆却不同,颐家书香门第,他在宫里与皇子一同读书,连当今圣上小时候都仰慕过颐琪帆的才学。萧知安一直坚信长亭会拿回个三元榜首,结果这小子半路走了歪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