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一章:狼心狗肺  (第3/3页)
。    这就让粮食的价格,有了小幅度的提升。    而海北道,因为有大唐在背后做支持,所以发展的更为迅速。    这简直就是双赢的局面。    而海北道这边,银矿正在逐渐的步入正规。    雕印好的银锭,正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大唐。    大唐,正式开始推出用银子作为货币的时代。    有了倭国银子的注入,大唐终于不用担心货币不足的问题了。    而海北道庞大的银储存量,和庞大的输入功能,也让朝廷开始对海北道重视起来。    1    除了每年必须要输入的银子数量之外,其他的一切政策,都开始向海北道倾斜。    海北道的节度使骆宾王,也开始从大唐,大量的引进各种技术性人才。    比方说,哪些农业方面的人才,在大唐的月薪,大概是六贯钱,也就是六千钱一个月。    而倭国给出的月薪,直接就是十五贯钱。    并且,只要来到倭国,马上就会分配房子。    甚至如果愿意的话,都能分配一个媳妇。    这些技术性人才,每个月拿着高薪,想安排个媳妇,可以挑挑拣拣的余地,简直太多了。    这些农业型的人才,绝对是个宝贝。    他们可以根据海北道的土壤气候等情况,指导当地的百姓,如何种植,如何搭配。    相信最多两年的时间,整个倭国事先自给自足,绝对不成问题。    还有养殖业方面的专家。    他们可以帮助海北道的百姓,建立养鸡场养鸭场和养猪场,教给他们如何科学的养殖。    这样的人才,每个月的月薪,也达到十二贯钱。    就连那些财会人才,每个月的月薪,都达到十贯钱。    额,对了,现在大唐已经推出银子了。    作为银子的开采地,海北道当然同样推出了银本位制度。    现在的月薪,同意换成了银子,是十两银子。    还有哪些规划性的人才,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再然后,李愔出面调节,调集来修建发电站的技术性人才。    开始在倭国组建发电站,组建信号塔。    2    相信用不了多久,海北道电视台,就能正式成立。    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海北道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哪些幸存下来的倭国百姓,现在的生活,是以前他们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    如果他们早知道,成为大唐子民,居然如此幸福的话,只怕他们早就哭着喊着,要成为大唐的子民了。    不过很快的,他们就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不满足起来。    因为,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些唐人。    额,现在大家都是唐人,这些,是内陆的唐人而已。    他们不用做工,只需要帮他们记功,计算他们的工钱。    就这么简单的工作,他们每个人每天的薪酬,就有二百一十文钱。    足足是他们的七倍。    2    而他们一来到,就能分配到一套房子,只要做满十年工,这套房子,就永远是他们的了。    这样的待遇,让他们十分艳羡。    同样是唐人,只不过他们是本地的,而那些唐人,来自内陆罢了。    难道做人的差距,就那么大吗?    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    有些大胆的本地人,拐弯抹角地询问这件事情。    他们得到的答复是,只要他们能写能算,不出差错的话,他们的工钱,也能达到这么多。    但是问题是,他们根本就不会啊!    而就在此时,他们之中,一些汉语和算术补习班开始流行。    这些补习班,充分考虑到这些工人白天要上班得情况。    2    补习班,都是在晚上才开的。    每天也不贵,只需要缴纳十文钱就可以进去学习。    额,其实十文钱的价格,也算不上便宜了。    毕竟,哪些干建筑的工人,一天的工钱,也才十文钱而已。    但是就算如此,每天去参加培训班学习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毕竟,只要能够学成,他们就可以做不出力,只需要写写算算的活计。    并且,这个活计的工钱,足足是他们现在工钱的七倍。    在海北道,很快就刮起了一股汉语风。    ……    最近银城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2    城主桂山,每日都忙的不可开交,但是他却是觉得特别的充实。    每日看到自己管辖的地区,都在发生着变化。    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生活一点点变好,桂山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这种感觉,可是他以前,从来都不曾体验过的。    原来,当官不仅仅是责任和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还能有这种无比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不过,最近桂山也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    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带来一些负面事情。    而桂山发现的不好的苗头就是,最近有人偷偷像外带银矿。    这银矿石,浓度高的,稍加提炼,就可以提炼出纯银来。    这里面的利益,自然比单纯拿工钱要高的多。    2    这种苗头,必须要刹住,不然的话,将会给银矿,带来巨大的损失。    桂山决定,最近就严查这件事情。    必须要将这种事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一日,桂山带领大批侍卫,就在外面潜伏。    然后,等到工人们陆续下工的时候,大门被人关上。    所有人,都被堵在院子里。    桂山带领士兵,将工人团团围住。    这一幕,让所有工人,都惶恐不安起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难道,又要出什么变故了?    2    他们这些人,都是经历过之前的战乱的。    看到大军围困,这些工人,脸色都变了。    看到这一幕,桂山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而是先派遣大军,直接让这些工人,按照队列排好队。    然后每排和每列之间,都间隔开来。    这样,就方便他们搜查,并不怕他们偷偷抛弃,或者藏匿起来。    这时候,桂山才拿出一个大喇叭来,大声喊道:“你们不要担心,不需要惊慌。”    “我之所以让你们到这里来,是因为,最近啊,有人手脚不干净!”    “有人偷偷在矿上偷矿石!哼!狼心狗肺的东西!你们的良心,都被够吃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