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始(微) (第2/2页)
白,只记得浪荡地大叫出声,眉眼神情快乐无边,像痴了一样徘徊在这无尽rou欲之中。 常无欢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 十七岁的常无欢是六元城里有名的浮浪子弟,长得又俊,出手又大方,家教又好,性子骄傲些也不叫人讨厌,眉梢眼角都是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他最爱出城玩耍,穿着艳艳红衣,骑着高头大马,身后一串一串的人,回来时带着一串一串的猎物,嚣张肆意招摇过市,勾得金陵城里的小媳妇大姑娘们人心浮动,一提就挤眉弄眼吃吃地笑。 他被养得好,一回家就扑到mama面前,献宝似的先给mama带些小玩意儿。 常夫人早被丈夫伤透了心,分明是天人之姿,却冷若冰霜木人也似,只有在自己那过分可爱的孩子面前,才会流泄出一丝笑意。常无欢仰脸道:“他们都奉承说我长得好看,那是他们都没见过我mama……这才叫什么,倾国倾城?mama笑一笑,我能多吃三碗饭。” 常夫人亲昵地点点他鼻头,笑斥一句:“小孩子的话!” 常无欢眉眼灵动目若点漆,娇娇地依着mama,说想吃牛乳糕。常夫人无奈看了他一眼,点着人脑袋连道好好好。自己家的孩子,不宠着还能怎么样? 常无欢陪完母亲,就带上玩伴再一次溜溜达达出了门。 他家中子息单薄,除了他之外就只有一个叫雨柔的庶妹。那庶妹是老爹后院唯一的侍妾齐姨娘所生,人又瘦又小,总是缩在一边,和她母亲一样在常无欢这里毫无存在感。 是以他从未想过自己后来会那样恨他。 恨常雨柔。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常无欢登楼凭栏而望,只觉心中一片快意。朋友们说笑着要他们这一行里的才子赋诗。才子是新近出的名,说是什么案首,家贫,来投了常家,模样谈吐恰好中了常夫人的眼。常无欢是孝子,见母亲喜欢,也常叫人出来玩。 劭文音原本正坐着思索修改昨日写过的文章,这时候被叫起来也不慌张,见主人家背倚雾山云海手扶漆红栏杆回眸望来,微微一笑,端着酒杯站起来走到人身边,沉吟几秒,出口便是一首七绝。 常无欢品味片刻,眼睫一眨眼珠一滚,当即扬起笑容:“好!” 劭文音眸子凝在他身上,文质彬彬道:“是少君抬爱,文音献丑了。” “你太谦虚了。”常无欢摇了摇头,“我mama从小教我读诗,我性子急,对这些律啊辙啊的都不耐烦看,也就爱看些太白、乐天……你写的诗,我也爱看。” 劭文音想说是少君过誉,可是看着对方黑白分明的眼睛,他顿了一顿,竟有些不想自谦。 常无欢说完,见底下似有纷争,俯身叫道:“出什么事了?” 波月楼是常夫人所建,常无欢常来此吃酒,底下的伙计都与他相熟,很快就上来一个和他解释。 有个大和尚,就在楼下,生得人模人样,却不干人事,一来就把看门的老蔡摔到一边,还说刚刚倚栏而望的少年有大祸临头,非要上来见他。 常无欢和朋友们面面相觑。见伙计还在那儿义愤填膺说和尚倨傲无礼,怕不是个假和尚,必定不叫他冲撞了少爷,常无欢安抚道:“且让他上来,我问问是怎么回事,捉进这楼里,我叫他给老蔡赔礼道歉。” 这和尚就上来了。 伙计们拥着他虎视眈眈,和尚面不改色。 他生得高壮,简陋的灰色僧衣都遮不住那凶猛的腱子rou,行走时凛然生风,往那儿一站,铜墙铁壁似的,一见就叫人知晓怒目金刚是何模样。再一细看,这和尚生得也好,眉是眉,眼是眼,乃是威风凛凛气概非凡的好相貌。 常无欢听见有人低声惊了一句:“武松!” 和尚置若罔闻,定定望着常无欢,拨着念珠念了句佛号,合掌道:“你可愿成为我的徒弟?” 常无欢制止住伙计们的冲动,行了个礼,方道:“大师,我天生灵根薄弱,仙道难成,怕是要让大师失望了。” 一时无声。 朋友、伙计们终于反应过来,大和尚并非凡人,而是来自更高更远仙道长生自在逍遥、人人均有裂山碎石之力的修真界。他们下意识地噤了声,最先叫骂的人悻悻地放下拳头,不假思索悄无声息地缩到了后面。 和尚双目炯炯,声若洪钟:“贫僧寒山,而今三百二十一岁,自幼长于寺院,后奉师命外出,至今行走世间三百年整,只待功成。今日见面,方知你我之间合有一缘。” 他盯着常无欢:“你天生亲缘寡淡,情缘多煞,命中无妻无子,且今日之后,命途多舛,若要避祸,必须入我佛门……你,愿是不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