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後记 (第1/1页)
後记1: 好消息是,h祥也获救了。 成舒在老妇人家养病的时候,嬴洛出门帮老妇人打柴,看到h祥留着熟悉的汉J头,穿着人字拖,正拿着望远镜看对面的盐田。 “阿洛,你还活着啊。”他跟她打招呼:“阿成Si了吗?” “活得好好的。陈医生,你还没等到吗?” “没呢,我的nV神,不知道g什麽去了。”他依旧拿着望远镜:“你说,她怎麽还不来?” 嬴洛一开始天天晚上陪他来等,後来,成舒完全能拄着拐杖自由行走之後,他们就辞别老妇人,去香港市区找工作。 某天夜晚,两人在天星小轮上拍照片,偶然碰到大个子的孙老九。孙老九又计画着去美国读大学。 一年後的夏天,他们又回到吉澳岛,h祥还在那里,拿着望远镜张望。 不过那时,h祥已经一副渔民打扮,做起了打渔的营生。天气很热,沙滩烫脚,嬴洛给他买了两个椰子,递给他一张纸条:“阿祥,你等到陈医生了,就给我们来信,我们住在土瓜湾。” 成舒抱了抱他:“说不定陈医生已经去市区了,你要不先和我们住在一起?” h祥呸了一口:“成老师,要是你等不到阿洛,你会去市区吗?” 两人没办法,叹口气,塞给他一点钱。h祥不为所动,举着望远镜,烈日下,黑得像一尊铜雕像。 蓝天碧海,海鸥纷飞,对面的盐田清晰可见。离开吉澳洲的时候,嬴洛一直看向对岸,那个白裙子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 後记2: 2000年初的时候,村里来了大人物,一个香港来的教授,一个伊利沙伯医院的护士。村长村支书亲自接待,甚至县里也派了离休的魏局长出山坐镇。 据说,那两人是我的堂姑和堂姑父,文化大革命时期逃到香港,改革开放之後,给村里的希望小学捐了钱,摇身一变,成了Ai国侨胞。 堂姑来我家做客的那天,原本咋咋呼呼的爹娘,也变得低眉顺眼,格外谦卑,做了一桌的大鱼大r0U。 五十多岁的堂姑紮了一个大揪揪在脑袋上,穿着白裙子,系皮腰带,皮肤很白,个子高,像电视上的nV模特。堂姑父腿脚不太方便,留了到x口的辫子,又大又蓬松,米白sE衬衣,毛坎肩,西装K,一GU知识份子味。 两人手拉手走在田埂上,摇摇晃晃地大笑,这在我们小山村是多新鲜的事。 堂姑坐在我家专门搬出来的餐桌旁边,翘着二郎腿吃瓜子,满脸笑容地揶揄我爹:“堂哥,你还记得伯伯伯妈抢我地,你砍了我一刀的事不?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喔,你们还Ga0批斗,老成让你们差点打Si,老冯,给村里g了一辈子,一条K带吊Si在树上……” “哎呀。”退休的魏局长赔笑:“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话,多好!小嬴,你明天到咸yAn市转转,一定觉得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哦?”堂姑见到魏局长,难得露出真诚的笑容:“青青,你最近怎麽样?要不是你写信告诉我‘牛头’还活着,我怎麽也不敢回来呀。对,冯长根儿Si了没?” 魏局长没答话,掏出手机:“咱俩留个电话,慢慢聊!” 父亲试图cHa一句嘴,却被堂姑狠狠瞪回去。 倒是堂姑父还算和气,他拍拍堂姑,给她递了一只剥好的虾,这是我活了十年第一次吃虾,结果堂姑看都不看,说:“吃腻了,不如广东的虾新鲜。” 广东那麽好,你别回来就是了。 堂姑父依然腼腆地笑:“阿洛,念叨了半辈子,回来看一眼,和後生们多说几句吧。” 阿洛?叫得倒甜。 堂姑晃晃她脑袋上的大包,瞪了堂姑父一眼:“成教授,别多嘴,小心我不和你一起看电影了。” 堂姑只和魏局长聊天,给她看手机里翻拍的黑白照片:“我们去拍了结婚照,去了海洋公园,坐缆车,看电影,听演唱会,你敢想,那是快三十年前的事了!” 魏局长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她说:“小嬴,现在大陆也能做这些事情。” “喔,我以为还要批斗呢。”堂姑笑得眉飞sE舞,一屋子人脸sE都很难看。 走的时候,瘟神堂姑还是给我和meimei一人一盒杏仁饼,一人一支自动铅笔,嘱咐我们:“好好学习,以後走出去看看!” 早知孤雁空回首,不该与主作马牛。 未央g0ng紮一个恶虎势,咬牙切齿受一刀。 九月十三韩信丧,天降鹅毛下霖霜。 哗啦啦钢刀一举,定叫韩信丧未央。 我们送堂姑到村口,她哼着秦腔,拒绝了g部们的帮助,扶堂姑父坐到小轿车的後排,又把堂姑父的拐杖塞进去,自己拉开离我们远的那一扇门,白裙子一转,坐进去。 “老成,你受累陪我跑一趟,我们再也不来啦!”堂姑的声音明媚爽朗,像香港的电影明星。 听说堂姑还去给她的父母和从前的老大队长扫了墓,又找到魏局长瘫痪多年的男人,泼了他一盆冷水解气。 现在,我终於来到沿海的城市读大学,学中文。 某个下午,我在图书馆读近代史,窗外yAn光晴朗,堂姑的白裙子,一下就浮现在我眼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