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12年第2天:第五代传统乐器匠人的女儿 (第2/2页)
卡姆舞蹈的演员呢。” 俊赫听到玛依拉说的话,心里很惊讶了。 “啊…这样子啊…。那你应该遗传了你母亲跳舞的基因吧…。” “嗯,应该是的。” 玛依拉继续讲解了其他乐器的知识。 “这个打甫可能你们韩国也有吧?打甫是全世界通用的乐器呢。” “对。虽然外观有一点区别,但是确实有这种乐器。” “因为都塔尔的音量b较小,所以和打甫一起演奏的方式b较多了。打甫也跟都塔尔是一样的,大部分维吾尔族男人都会打。” 只见俊赫一只手指着一张照片问道。 “这个乐器是刚才最右边的演奏家用弓来拉的吧?” “嗯。那是艾捷克,是由四条弦组成的弓弦乐器。艾捷克的共鸣箱完全是圆形的,而拉的弓是由羊的肠子来制作的。因此拉出来的音调是和小提琴的差不多。” “Wow~果然你是第五代制作乐器大匠人的nV儿耶~。你讲解得不仅很详细而非常专业。” 俊赫一边拍手一边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了玛依拉。 然後他走过去介绍展示木卡姆的一边。 “在这里看到木卡姆单词的起源是阿拉伯语,而写着‘规范’、‘集会’的意思耶。” “木卡姆不能用一句话就定义下来的。因为它在古代维吾尔语的歌曲和舞蹈加上了从波斯和阿拉伯流传过来的乐器,所以我们把木卡姆称作为维吾尔族艺术的母亲呢。” 只见旁边听两个人对话的麦尔丽说道。 “对~对~。我们过节日的时候、有重要活动的时候,在冠婚丧祭的时候都会展开了木卡姆的表演。” “原来是这样啊。我以为维吾尔族是穆斯林,所以一直认为你们都不会唱歌跳舞玩儿呢。更加意外的是居然很多人都会弹奏乐器耶。” 玛依拉继续讲解着更详细的内容。 “你想像,一千年以前我们民族在阿勒泰山脉里度过了游牧的生活。因为当时我们的祖先只会唱、只会演奏、没有乐谱,所以把木卡姆说唱的方式一代一代口头传达了。因此在木卡姆里很多歌曲包含了波斯语、拉拉伯语、粟特语等中西亚地区的语言。” “哇噻~好神奇呀!那按照这样说来木卡姆都拥有了中亚和西亚的语言和文化耶。” “对。我们的祖先在唱木卡姆歌曲里包含了神话、历史、文化、风俗、感情等。因此我们通过木卡姆可以了解从阿勒泰山脉的游牧生活迁移到新疆的整个过程。” “是吗?但是你们现在还用着文字呀?当初为什麽不用文字记载下来了呢?” “也有文字记载的。” 只见玛依拉指着一张图片上的nV人说道。 “这位是阿曼尼莎汗。她是从小开始就会弹弹布尔,而唱歌也唱得非常好听了。长大以後成为了叶尔羌汗国的王妃,叶尔羌汗国是十六世纪在莎车建国的伊斯兰王朝。然後王妃邀请了新疆各地的演奏家、歌手及舞蹈家,让他们整理了各地的木卡姆。” 俊赫听完玛依拉讲解的故事,就很惊讶了。 “好厉害呀~!玛依拉,你怎麽会都知道这麽多的历史故事呢?” 麦尔丽笑着说道。 “因为莎车是喀什噶尔下面的一座城市,而叶尔羌汗国是在喀什噶尔兴建起来的王国,所以我们都知道自己家乡的历史啊。”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这麽说,由阿曼尼莎汗来总编了木卡姆吗?” 玛依拉笑着讲解道。 “十六世纪在木卡姆的歌词中包含了很多古代的粟特语。阿曼尼莎汗把那些歌词全部用维吾尔语来翻译过来了,而把新疆各地的木卡姆减缩到了十六部。因为这十六部现在变成了十二木卡姆,所以我们把阿曼尼莎汗称作称作为木卡姆的母亲。十二木卡姆中最有名的是莎车、刀郎、哈密还有吐鲁番的木卡姆。其实鲁克沁就是吐鲁番木卡姆的发源地,但和喀什噶尔的刀郎木卡姆相b,人们对鲁克沁木卡姆所知甚少了。” “哦,这样了呀…。虽然我不是完全理解了你讲述的一切故事,但是今天能了解了木卡姆及维吾尔族乐器的真面目,我真的非常高兴。从今天开始我想好好了解魅力的新疆传统艺术。” “像你这样有好的外国朋友关注我们的传统艺术,我们才很感谢你呀。” 俊赫听到玛依拉的称赞,心里很高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