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我是谁 (第1/2页)
第一次见到宿星卯,是在一个不讨喜的盛夏天。 阳光不必说,风都是火辣辣,吹到身上,哪哪都湿淋淋,猫爪搔过,刺挠刺挠,痒痒的热。 凌晨五点半,天是山梗紫。 山青夏序之节,七岁的谢清砚随父亲回到阔别两年的锦城。 锦城如其名,四季如春,繁花似锦,披一片庭芜绿做衣裳,这个时节,满城杨柳与槐花,在空里絮絮飞,远远眺一眺,倒以为是雪。 谢清砚被父亲从车上摇醒,有人小声对她说“到了”,视野渐渐迷茫,难得的蓝调时刻,天空倒映着盛放的桔梗。 她仰脸看向父亲:“Il?neige。” 她笑得咯咯直响,嗓音清脆,说着下雪了。 父亲笑容温雅,亲吻她的额头,说这不是雪,又让她对车窗哈气,果真不见霜气,父亲将谢清砚抱下车,含笑告诉她,这是来自夏天的花。 以后在锦城,她能看见许多花。 “比巴黎还多吗?” 父亲沉吟片刻:“唔……每个地方的花都不同,得看清砚喜欢什么。” 谢清砚随母姓,她父亲是中法混血,中文名叫张弗兰,五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合离婚,母亲谢锦玉正值事业上升期,心无旁骛带领着团队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为保证手中项目不容有失。 父亲便将她接去法国暂居,如今两年已过。 张弗兰应当年之约,将女儿送回锦城。 谢宅落座在半山腰,此时天方破晓,隐约鸡鸣,路上理应无人,却有个与她年龄相妨的小孩,站在隔壁别墅门前,背对着人,飘来朗朗读书声。 谢清砚听不懂,语言环境扭转,她中文仍说得磕磕绊绊。 张弗兰看一眼邻里男孩,对此刮目相看,朝着谢清砚,敦敦教诲道,那是mama至交的儿子,邻居家的孩子,聪明又勤奋,以后爸爸不在身边,你也得像他这么学习才行,不然可赶不上国内功课。会惹mama生气。 mama脾气不好,她知道。 谢清砚小脸皱成苦瓜,横眉倒竖,高喊不要! 让这么小的孩子大早上读书,这是虐待儿童! 谢清砚不适应回国的一切,在法国她过惯了一呼百应的日子,谁敢叫她读书?但谢锦玉女士可不像张弗兰那样温软好脾气,和和气气,跟柿子一样谁都能捏。 在职场都说一不二的女人教起孩子来也严厉苛刻,她也被罚早起背词组,就和隔壁那小孩站一道,隔了成排的雕花栏杆,两人大眼瞪小眼。 “我叫谢清砚,你是谁?”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开口。 他抱着书不吭声,头也不抬。 谢清砚长相汲取父母优点,黑亮头发,雪白皮肤,花青眼睛,一幅漂亮瓷娃娃样,谁见她不是毕恭毕敬,从小众星捧月的谢清砚头一次感到被忽视。 她不高兴,紧着张脸,大声追问了一遍:“喂,你叫什么?” 被她火急火燎吼这一嗓子,男孩总算抬头,乌黑短发梳得齐整,小衬衣规矩得扣到最上一枚,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张脸,却阴沉沉没表情,一双眼黑幽幽,望不到底,冷不丁地盯着她怪怵人。 谢清砚抿唇后退一步,叉着腰,鼓足勇气:“你为什么不说话,你是哑巴吗?” “宿星卯。”他咬字清晰,声量却很低,细如蚊吟,根本听不清。 “什么毛?”对于中文不太好的她来说,他的名字实在拗口。 “毛毛虫?” “谢清砚!认真读书,别讲闲话。”谢锦玉站在落地窗前,一手接电话,一手杯咖啡,目光锐利。 谢清砚悻悻回头,对他吐舌。 十分后悔与他搭话。 她记得回去那天,谢锦玉女士脸上阴云密布,沉沉看着她,接着就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责骂。 ——一天到晚就贪玩好耍,看看人家又看看你,不知道多和人家学学好,敏而好学又努力。 这一句话犹如魔咒。 此后十年,阴魂不散。 后来谢锦玉女士口中,那小孩有了名字。 “砚砚,宿星卯又拿了奖状,老师给我打电话你又在课上睡大觉?” “宿星卯这次考了第一,你考了第几?” “宿星卯得了小学奥赛金牌,砚砚你看你数学才几分。” “宿星卯中考排名……” …… “宿星卯!” 谢清砚想把卷子撕烂。 她字也写得稀烂,七扭八叉,一溜歪斜,一条条毛毛虫在纸上爬。 左上角用红笔勾勒数字格外鲜艳,75,一百五十满分,未及格。她老妈给她起“砚”这个字,大概是想要她有个聪明脑袋,好好学习,肚子里多装点墨水。 奈何谢清砚天生不是读书的料,看着满篇数学公式,头痛欲裂。 这次期末考,她数学不及格,彻底激怒了谢锦玉女士,暑假也将她关在家,请来宿星卯坐镇监督她学习,哪也不准去,直到测试题高于一百分为止。 写满页的公式让她头晕眼花,她将草稿纸搓成一缕一缕,又不尽兴,干脆撕得呲啦呲啦响,竭力制造噪音。 一旁的人捧一本书,静坐在环形落地窗前,窗外树荫斑驳,阳光倾泻,有风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