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第2/2页)
前刘渊就已通报咱们了,指出朔州城已沦陷、落到了敌方那厮的手中,可见得咱们要找的那厮也必定是非同小可的人物。所以杜威为了大局为重,目前还待在邯郸监视着北方的动向,不敢轻举妄动,才差遣俺带军前来,假装是辽主亲临,代表他们执行着耶律德光的行动。」 「原来如此。」冯道说。而事实上,冯道暗地里早已从他的第四子杨光义,传来的信中得知了此事,但表面上他却不动声sE。 冯道早年因为在官场上虽说是历久不衰,但还是在所难免会有仇家和政敌,在暗中潜伏。他为了躲避仇家追讨,将五个儿子们托付给了好友窦禹钧来养育,其中杨光义是唯一一个後来没回到他身边的。 杨光义本来是叫冯恩或窦恩的,跟赵匡济他们一起出去闯荡,临走出窦禹钧的家门口之前,因窦家门前种了两排杨树,为了不忘此生长地,因此改姓杨,叫作杨光义。 杨光义还在信中提到他们正在想办法跟杜威郭威接近,也已找到了内应的人–––而那个人的名字,冯道却连看都不看一眼,为了安全起见,马上就将信给烧毁了。 只听冯道这时提出疑惑: 「那为何不去攻打朔州城不就得了,他们人数那麽少应该一下子就能攻打下来。」 李雄又解释道: 「是啊,俺也很是纳闷。本来只要动用咱们契丹在边境上的那二十万大军,随便分出一小部队,就可以一下子将朔州给秒杀。但是,错就错在,当听闻杜威的十万大军投向咱方後,觉得只要那十万投靠来的大军和俺这里的八万铁鹞军就够了,不必再多动用到咱方本国其他的军队了,於是主人便将那二十万的大军,几乎是所有的士兵都给解散掉,让他们各自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上了。」 「那杜威的那十万士兵也动用不了吗?」冯道又提出了像是帮他解决难题的方法。 「要如何能动,你要b迫才刚投降的晋军去攻打本来属於自己人的城镇吗?弄不好可能会造成暴动或者是叛乱。若不是当时杜威主动提出了投降,再加上现在前晋帝石重贵握在咱们的手中,将那十万人暂时给压了下来,不然仗还有得打呢!」李雄有点类似吓唬他的口吻说道。 「现在那十万大军中的大部份兵卒,在前晋帝石重贵投降、将首都的几万防卫军给解除後,也都已被杜威下令卸甲归田,留下了不到三万人在杜威身边。况且杀J焉用牛刀,虽说现在真正能用到的也只有我这里的八万铁骑辽军而已了;但是杜威那边据了解是已经从主人,也就是从现在起是辽主的那里,徵求派出了一小部份人数的军队,去协助正在太原的刘渊去攻打朔州了。」 李雄说着说着又补充道: 「而且一早就已听刘渊说过,在朔州守城的现在只有剩下那厮其中的两个同伴,那厮和其他的加起来总共有五个人的样子,据报现在都已不在朔州了,而是南下到了不知道哪里。」 「所以你才叫我一直加紧去找人?」冯道其实早就知道了内情,但还是想要亲耳听到李雄的答覆才肯罢休般。 「是啊。」李雄又再一次不耐烦地回他。 突然,有位信使从外头前来,经过通报後进入了殿内将信件交给了李雄。 李雄在看了看信中的内容之後,独自沉Y了一会儿,然後才对冯道道: 「杜威决定要开始行动了,他要咱们只留下一部份的兵马,其余的北上跟他在邯郸会合。但在那之前,他首先要咱们做的是将晋帝石重贵和跟他有关联的所有人,还加上所有的可疑人物都给抓获起来之後,解送到他的跟前。」 接着,李雄的目光突然间表露出了狡黠的光芒: 「再来,便是一边挨家挨户地去造访,找出那厮的藏匿下落,一边将有用和值钱的东西上缴过来。」 「那不就跟之前的“打草壳”一模一样?又要再经历一次?」冯道恐惧地道,像是又回想起了在後唐时期,那一幅惨不忍睹的画面般。 「是的,就是打草谷。」李雄表面上像是无可奈何,实则是内心贪婪地道。 「为什麽还要做出如此大的波折,难道之前折腾得还不够多吗?」冯道劝解着。 李雄则是故意将语锋一转後,更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 「杜威现在主要是想将人心先稳定住,而最实在的方式就是将自己顺利变成皇帝,因此最好继承皇位的方式,就是让作为前晋帝的石重贵亲自禅位予他。所以石重贵的这一趟是势在必行的,跑不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