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乘寻皇记_第二十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2/2页)



    而大家都了然於x,昨天晚上的事件就是柴荣所造成的。

    「您为何如此坚决要扶持心地如此险恶的柴荣,还要用我原本的名字来帮他作掩护?」刘延让不能了解地道。

    「那是我答应过柴荣要将他拱为皇帝,所以柴荣改名成的杨光义,再加上之前我和高怀德石守信、董尊诲王审琦所用过的王政忠、刘守忠和刘庆义等三个代表X的名字,加起来就有了十个了。」赵匡济免强凑足了人数後再道:

    「那我们这个社团的抬头乾脆就叫作‘义社’好了,也就是“旧谓立社以奉无主之魂者”之意,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执行我对柴荣的承诺,也凑足了十个人,分别是我、石守信、王审琦、李继勋、刘廷让、韩重贇、王政宗、刘守忠、刘庆义还有杨光义,总称就叫作‘义社十兄弟’。」

    所以高怀德的帖假人为石守信,董遵诲的为王审琦,郭崇威或赵匡胤的为李继勋。

    杨光义则是改名为刘延让,石重贵改名为韩重贇,而柴荣是用杨光义的名字来代替。

    从此之後,大家表面上是以郭崇威为主,刘延让代替的柴荣为副,然後才是其他的人的垂直执政方向。私底下则是以改名为韩重贇的石重贵为主,赵匡济为副,然後才是其他的人的垂直领导系统。

    然而,义社十兄弟一般外传是投靠在了郭威的麾下,郭威则是郭崇威後来被人叫习惯了杜威後,只好跟别人说他其实本身是姓郭,便改成较为顺口、两个字的郭威了。

    而事实上,赵匡济将柴荣摆出来到重要的JiNg神位置上的动作中,其实还含有着另一层的用意,那就是要找出为何柴荣具有如此强大的帝王之气存在的真正原因。

    会议结束之後,一切大致上都已砥定,刘延让跟赵匡济说起了昨天晚上通报他们,李雄逃跑之事的那个青年人曹彬的事,然後也跟赵匡济说明了曹彬所住的位置。他想要赵匡济跟他一同亲自去拜访曹彬,顺便帮石重贵找到个好的住处,最好是在达官贵人的豪华之家,因而在邯郸城内没有b之前的领主杜威的宅院更适合的了。

    於是,刘延让偕同赵匡济找人指引他们去城东西院的路,带他们到了城东西院後,再找着姓曹的门牌却找不到。

    就在两人因找不着地方而旁徨无助的时候,在一旁边的一座大院的大门旁,有位年少的孩童正用奇怪的眼神瞧着他们二人。

    孩童走近了他们,对他们说:「两位叔叔是有何贵g呢?」

    赵匡济定眼一瞧这位男童後,顷刻间竟突然感到一阵心喜若狂,他急忙问孩童:「你今年多大了,叫什麽名来着,家里面还有什麽人?」

    孩童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却是静悄悄的听他把问题说完,接者才开启了口说道:

    「我叫柴宗谊,今年八岁,家里有爹爹、mama、还有姑婆,我爹爹昨天出门後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我mama和姑婆都担心着,不晓得他去了哪儿了,而我站在门口瞧着看他会不会回来,然後就看见了你们。」

    心细的刘延让仔细地问道:「你的爹爹是叫什麽名来着?」

    「他叫柴荣。」小孩柴宗谊回他。

    柴荣这两个字才一说出口,赵匡济更是惊为天人,它忙抓着柴宗谊的两边肩膀,并自顾自地说着:「你是柴荣的小孩…柴宗谊,我终於了解为何了,我终於找到我一直要找的人,也就是你了–––」

    柴宗谊双眼望着它,虽然被眼前的这个奇怪的人抓着有点疼,但他却一句话也不说。

    原来是赵匡济发现了为什麽柴荣的帝王之气是如此地凝重,人品的素质却跟不上的原因,其原由是在於原来是父以子贵–––眼前的小孩童柴宗谊就是他和赵匡胤,梦寐以求,一直以来在找寻的未来的共主明君。

    「可以将我放开了吗?」柴宗谊彬彬有礼地说。

    「可以,可以。」赵匡济突然像从梦想之中醒了过来,才发觉到自己的失态,於是松开了双手。

    「其实我们也是在找人,而你父亲…,你可能要跟我们跑一趟,他就在我们那儿。」刘延让一半打着圆场,一半则是告知实情地说。

    「你们知道我父亲是在哪儿,你们是谁,要找的又是谁?」柴宗谊虽然表情并不慌张,但可看得出来他已开始感到疑惑。

    「我们本来是你父亲的朋友,但後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他背叛了我们,而他现在的状况也不是我们造成的…」刘延让知道眼前的男孩是个聪明人,对他拐弯抹角也没用处,於是便直接点地说。

    「嗯。」柴宗谊像是了解他父亲般,对於别人对他父亲的诋毁,也不多说些什麽。

    「而我们是在找一个叫曹彬的青年人,你可不可以带我们去找他?」刘延让又对着他说。

    「当然可以,他算是我的远亲舅舅,就住在旁边的张娘娘的大宅邸里,但是…」柴宗谊伶俐地朝一旁的大院瞧上了一眼,但他在话尾却留下了一句但书。

    「但是什麽呢,你说吧,叔叔什麽都答应你。」赵匡济略显激动地说。

    「你们要先带我去找我的父亲。」柴宗谊开出了这个条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