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3:爱人误 (第1/2页)
03 江水哗哗流动,有一人侧躺在浅滩上,不知昏睡了多久。 他浑身泥水头发湿透,白袍此时已是血迹斑斑破碎不堪。苍白的脸上结着水珠,长睫紧闭,脸色苍白,形状狼狈。 过了良久,手指微动,那人睁开双眼,茫然地四望片刻,才艰难爬起身坐在沙滩上。 腹部还在刺痛,伤口可能早已被江水泡得发白。他忍着痛意吐掉口中泥沙,借着月光洗了把脸,四周是一处江河冲积出来的平地,远处隐约有两座山丘,在月光下黑黝得静谧。 此人正是在浔江之上中剑落水的郑言。 郑言艰难地站起来,沿着河滩深一脚浅一脚地挪移。他不敢发声呼救,唯恐此时刺客仍旧在附近搜寻。 沿江走了不知多久,江面逐渐狭窄起来,水流越发湍急,江岸有石山嶙峋,怪木旁逸斜出。他抬头四处搜寻,终于在崖上搜寻到了个避风的山洞。 秋风微凉,郑言不禁打了个冷颤。如若此时感染风寒后发热,那情形将会十分糟糕。 他沿着石壁攀爬,大幅撕扯的动作许是将伤口再度撕裂,淌出温热的血来。 湿衣粘身,一举一动都显得十分艰涩,有几次他都几欲坠落下去。 过了约摸半柱香时间,他才爬进山洞,喘息着躺在碎石地上。秋夜寒风侵体,此时他的双手早已冻僵,幸而山洞处于避风口,加之洞口较小,洞内比洞外暖和不少。 歇息了片刻,他才坐起来撕扯身上的衣物看看伤口。衣帛布锦的撕裂声断断续续,他开始思索着今日之事。 那些刺客很明显是向宋宁远而去的。他如今得了偶然得了圣上青眼,虽只统领一编不痛不痒的守城禁军,但不免招人忌恨。黎季所言也应当不虚,红荣郡主虽不是什么高门贵户,但好歹其长女也能袭爵,如若有人早已心有所属,为此招来杀身之祸也未可知。 他早已设想过会有今日。 宋宁远虽不得圣上宠爱,但终究是皇子,来日娶妻纳妾生儿育女,在京中有得一处府邸,在朝中有个官位可以领取俸禄,平稳安定地过完这一生,已是最大的幸运。 在许多年前他便早已看清,他与宋宁远决然无可能。但心中却又不禁会抱了那么一丝不切实际的希望—— 如今倒也干脆,还不用自己想些什么拙劣的借口,在他疏远自己之时,也识趣地与他避嫌了。 只是他始终无法想象他与发妻举案齐眉,更不可能忍受来日他带妻携子迎面相见,还让那孩儿叫他一声郑伯伯的场景。 他一向自诩为君子,时刻提醒自己宽容大度不与他人论长短,但只有此事,始终横亘在他心中,偶尔午夜梦回,他也心中不觉好笑,在宋宁远之事上,自己竟气性如此之小。 忽又回忆起儿时,宋宁远虽形容落魄,但却待他尤为亲近。许是自己总像兄长般敦敦教诲,他虽不总是听,但仍会跟着他亦步亦趋。但如今二年,宋宁远总是语出讥讽面色不善,多数时候他去宫中找他,宫人总是通传他不在。偶尔自己不经通传入内,也只见他人踪迹全无,像是故意避开他似的。 心中正苦笑着,便听洞外有人的声音遥遥传来: “言言……言言……” 声音嘶哑,语调焦急。 郑言仔细听了一会儿,才确认那声音是宋宁远。 似乎是不可置信,他已经很久再未听见宋宁远如此着急过。但这种疑惑也就一瞬,很快他便听见声音近了,求救的机会就在一时,也管不上难堪尴尬了,他强忍伤口痛意,一瘸一拐径直扑向洞口大声呼救: “宋宁远,我在这……” 其下草木葱茏,月光清亮,河岸旁边一条细道,郑言眯眼看到道上有一人,正在四处张望,正是白日那身蓝色劲装的宋宁远。 “我在这……” 他又唤了声。 听见声音的宋宁远抬头一望,身前崖壁倾轧,虬枝草藤遍布,只见几丈之上一个圆形洞口,声音正从那里传来。他定睛一看,那人在洞口遥遥向他挥手,正是郑言。 原来宋宁远自投江后,就沿着江流一路往东搜寻。后来水流渐急,又上岸沿着草木往前行走,如今步行了快十里,已然快出了太康城郊。 他虽传书回去,但部下赶来要不知何时,于是只身一人四处搜索。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言爬上了那悬崖壁洞,如今还能回应自己的声音,想来性命并无大碍。 他便快步跑至崖下,轻点几下,很快便纵身到了洞口边上。 洞内风声渐小,温度也升高不少。宋宁远踏步进入洞内,只见郑言斜躺在石壁上,身上衣物已被他剥开大半。肤色泡水后白得近乎透明,透明的水珠滚落,沿着胸膛淌进紧贴着腿根的亵裤深处。 小腹处伤口已然被泡的发白,又渗出新鲜的血液,狼狈不堪,但又红艳妖冶。 “你自己攀爬上来的?”他沉声问。 郑言嘴唇发白,面色虚弱,轻轻地点了点头。 见到他深沉的目光,郑言才觉得心中有异,下意识就要把刚刚剥开的衣襟尽数拢上,却又见到宋宁远沉了沉脸。 他面色似乎有些不悦,紧绷着嘴唇不再言语,只身又出了洞外拉扯捡拾了不少枯藤落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