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天王 (第3/4页)
穿自己的小聪明,尴尬一笑。郭遵还待再说什麽,一禁军走进来,低声道:“郭大人,兄弟们都准备妥了。” 郭遵点头道:“好,马上出发。狄青,你可都准备好了?” 狄青点头,不发一言。郭遵看出他的心事,说道:“大丈夫志在四方,若不趁年轻闯一闯,到老了终究会有遗憾。狄青,我想,你以後不会後悔自己今日的选择的。”说罢他大步走出了县衙,门外早已有数十禁军在等候,每人身边都跟着一匹马。 郭遵命人又牵一匹马儿过来,对狄青说道:“会骑马吗?” 狄青道:“骑过牛。” 郭遵笑道:“那也差不多了。到了骁武军,不但要会骑马,还要骑得最好。上马!”众人翻身上马,动作矫健。狄青虽从未骑过马,但身手亦是矫捷,翻身上马,丝毫不甘示弱。郭遵见状微微点头,拨转马头,一马当先向东驰去。 这一路竟跑出了百来里,一直到汾水岸边方才稍歇。狄青少出西河,头次跑了这麽远的距离,忍不住回头望了眼,知道每跑一步,就离家乡远了一步,离大哥远了一分,心中难免伤感。转瞬昂起头来,心道郭遵说的不错,男儿志在四方,自己不能让旁人瞧轻了。 众人到了汾河岸边,乘船过河,然後一路南下又跑了数十里,这才停了下来。 狄青只以为郭遵会转向东南前往京城开封,不想郭遵竟命众人寻找汾河稍浅的地方再次渡河,竟又向来时的方向奔回,走的尽是偏僻的山路。狄青大惑不解,不明白郭遵到底要去哪里。因为从路途来看,郭遵完全是在绕圈子,如果这样赶路,岂不从西河径直南下更是痛快?可他见众人都是肃然无语,也就不再发问,暗想反正你们管吃管住,我跟着就是。 没想到当晚众人都在山野留宿,从包袱中自取g粮,就着山泉食用。狄青那匹马上也有个包袱,里面放着g粮、腊r0U和果脯。狄青闷葫芦一样,吃了g粮後,找了g草铺在山中背风g燥的地方休息。他自幼贫寒,并不以风餐露宿为苦。 半夜时分,狄青靠在山壁上,望着星空璀璨,银河划空有如天堑,暗想和大哥这麽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正思念间,听到左侧有极轻的脚步声传来,狄青心中一凛,扭头望过去,见到郭遵正站在不远处望着自己。 狄青缓缓起身道:“郭大人,找我吗?” 郭遵微笑道:“你耳力不错,是个习武的胚子。可惜的是缺乏名师指点,武技还有待提高。” 狄青点点头:“在下家贫,请不起师父。” 郭遵坐了下来,招呼狄青也坐下,不谈武功一事,问道:“你听过弥勒教吗?” 狄青道:“听过。可若非大人当时指出,我还不知道那些人是弥勒教的人。可是弥勒教又怎麽了?好像大人对这个教极为痛恨?” 郭遵叹道:“‘释迦佛衰谢,弥勒佛主事’这句话你听过没有?”见狄青摇头,郭遵笑道:“其实我在你走後,就派人调查了你的身世,知道你家境贫寒,为人仗义,不过很少出西河,当然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我多此一问了。” 狄青惭愧道:“在下本就是个蛮力小子,知道的不多,让大人见笑了。” 郭遵道:“谁又生下来就懂这些呢?狄青,宁笑白头翁,不笑少年贫,我看得出,你有志向,有气节,若能发愤图强,以後前途无限。” 狄青心下感激,道:“多谢大人谬奖。其实……”他想要说些什麽,终於还是忍住。 郭遵盯着他道:“其实什麽?” “其实也没什麽。”狄青嘿然一笑,“不过是乡下人的妄想罢了。” 郭遵反倒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狄青不知道郭大人怎麽会如此热情,尴尬道:“其实我娘亲对我期许很高,总说我以後会有宰相之才……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有个很灵的术士给她相面,说她和宰相有缘。”不知为何,狄青总感觉郭遵和他大哥一样,都已算是他的亲人,是以出言没有顾忌。 郭遵睁大眼睛道:“难道说……你娘嫁给了个宰相?” 狄青摇头道:“那倒不是,术士说我娘会生出个宰相。”见郭遵眼珠子瞪得和牛眼一样,狄青也觉得好笑,说道:“因此我娘生前总是对我说,‘儿子,你要努力,莫整日只知道玩耍,你以後是宰相的命。’嘿嘿,我倒是想当宰相,可天生不喜读书,倒辜负了我娘的一番好意。不读书,不考状元,怎麽能当上宰相呢?” 1 郭遵扭过头去,望向远方道:“那你爹是个什麽样的人呢?” 狄青道:“我爹?他……一直有病,总是不能好,我记事没有多久,他就去世了。我娘辛辛苦苦把我哥养大,不等我rEn,也去了。唉,我大哥一辈子辛苦,当爹又当娘,把我养大,所以我不能容忍他受委屈。” “所以你对大哥极为敬重,拚Si也要找赵武德算账?”郭遵嗓子有些沙哑。 狄青认真地点点头,“不错,我只有这一个大哥!我受些屈辱无所谓,但不能容忍别人欺负我大哥!大哥怕我学坏,说娘说过,当兵的好人少,让我莫要当兵……因此前几天郭大人招我入伍,我才百般推辞。” 郭遵喃喃道:“原来是这样。当兵的好人少?”脑海中突然闪现那如梅般的nV子,冲他尖声叫道,“郭遵,你本领高,那又能如何?我这辈子也不会喜欢你,当兵的……没有一个好人!”郭遵想到这里,嘴角露出苦涩的笑。 狄青自觉失言,忙道:“当兵的当然也有好人,b如说郭大人。”岔开话题道:“郭大人,弥勒教到底是怎麽回事?我们这次是要去抓弥勒教的人吗?”他隐约看出什麽,是以一猜。 郭遵沉默良久,终於道:“弥勒教其实源远流长,在梁武帝的时候就已创立,隋唐时亦有发展。现在京城的大相国寺就有尊弥勒佛,慈眉善目,坐在莲花台上。弥勒佛身边有四大天王守卫,说是要灭尽天下一切邪恶,握蛇的叫广目天王,手持大刀的叫持国天王,背负宝剑的叫增长天王,扛着一把伞的叫多闻天王。” 狄青听得纳闷,不知道郭遵为何要对他说起这些。 郭遵抬头望向明月,这时清冷的光辉笼在他的脸上,让他看起来满是刚毅。狄青初识他的时候,只觉得这个大人有些粗莽无稽,後来得他赠银相助,感觉此人豪爽正直,这刻谈起弥勒教,又觉得郭遵见识非凡。 狄青并不知道郭遵出身军功世家,文武双全,却是不自觉地对郭遵产生了敬仰之意。 1 郭遵又道:“都说这四大天王护卫弥勒佛,铲除天下邪恶,这教的本意是好的。但教本无罪,罪在人心呀!”郭遵长叹一声,“弥勒教很多时候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在北魏、隋末都掀起了滔天大浪。到本朝的时候,弥勒教本已势衰,可近些日子,朝廷却查到有人利用弥勒教蛊惑人心,行Za0F之事。‘释迦佛衰谢,弥勒佛主事’,这句话说的是佛主释迦牟尼衰落,弥勒佛要领众人开辟另外的世界,Za0F之意不言而喻。太後闻言大怒,这才命开封府派人调查此事,我亦要协助调查。因此我明里是来汾州招募禁军,可真正的目的却是调查弥勒教徒的分布。我发现西河有弥勒教徒出没的痕迹,这才和赵县令交往,却无意间发现他是个大贪官,我原本想上奏朝廷,不过又怕打草惊蛇,这才忍耐一时。然後……你来了,剩下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 狄青不安道:“若非我不知轻重地杀出,说不定郭大人已将他们一网打尽了。” 郭遵安慰狄青道:“其实我只是查出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