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太子回家记_第四十章 错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错过 (第2/2页)



    而此时逮着时机,又旧事重提。

    刺儿金一见谢锡璧脸色,就知他心中所想,于是道,“继续行进,争取明日日落前到龙城城外安营扎寨。”

    谢锡璧看向刺儿金,正好和刺儿金的目光对上,刺儿金坚定的目光仿佛在说,都听你的。

    谢锡璧只觉心间漏跳一拍,连忙避开了眼神。

    围着的几名匈奴首领见刺儿金依然一意孤行,面有急色,想要开口,却听谢锡璧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龙城若不快速拿下,必成大患。”说着目光从各首领面上一一扫过,缓缓道,“至于镇西军,如今雁门已破,只要我们拔下龙城,他们自会无功而返!”

    众首领见刺儿金一双眼睛都放在谢锡璧身上,均垂首不再言语。

    谢锡璧转身想要回马车上,却被刺儿金勾住腰一个翻身跃到了马背上,谢锡璧身体微僵,第一反应便是挣扎,众人私下知道他与刺儿金的关系是一回事,而当面被人看着又是另一回事,但只一瞬,他便了卸了力道靠进了刺儿金怀中。

    刺儿金湛蓝的眸子里瞬间光芒大盛,攻破雁门的喜悦仿佛直到此刻才姗姗而来。

    谢锡璧清晰地感受到身后刺儿金厚实灼热的胸膛以及里面那颗有力的心脏,那咚咚跳动的强壮心脏似乎也将力量传递给了谢锡璧,让谢锡璧冰冷的四肢也微微guntang起来。

    以前他只觉得刺儿金所做的一切都是束缚、是禁锢、是牢笼,但其实又何尝不是珍视、牵绊和爱护。

    不过这心软稍纵即逝,谢锡璧忽的直起了上身,低声叱道,“你是发情的种马吗?”

    刺儿金咧嘴大笑,拍马扬鞭向前疾驰而去。

    身后众侍卫想要跟上,却听刺儿金的声音远远自风中传来,“传令,就地休整……”

    “若要快速回洛邑,一是沿龙城南下上党,经晋城过孟津渡后便可直达洛邑,还有就是沿汾河顺流而下,过风陵渡……”谢悉看了一眼李远柔,不知是否该继续。

    李远柔身着粗布麻衣,以布巾束发,抱剑倚靠于半扇门扉上,虽满面风尘,但也难掩其容貌绝伦,见谢悉忽然住了口,淡淡接道,“过风陵渡后便是长河斩,长河斩旁是关中东出的函谷关,我知道。”

    如今匈奴骑兵大多分布在雁门、忻州至龙城沿线,为避让匈奴大部队,李远柔一行昼伏夜出,带着符宿尸身南下到了龙城东面的孟县,寻了一处义庄藏身,此时兵荒马乱,流民寇盗散兵游勇,各自聚集,他们一行虽身强马壮,倒也不算显眼。

    他们那日离开后,原本打算南下龙城求助,但因担忧再次遇到匈奴兵卒,所以也不敢再走官道,脚程便慢了许多,是以等他们行至龙城附近的乡里时,刺儿金入关的大军正好也到了龙城城门前,扮做黔首的李远柔刚好亲眼看见了龙城太守请降的一幕。

    那一刻,李远柔突然被左胸处的一股剧痛惊醒了,她自收殓了符宿的尸骨后便一直不停地奔袭逃亡,仿佛行尸走rou,脑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带符宿回到洛邑,她没有失去理智地要去找匈奴人报仇,亦没有封闭内心不接受符宿的死亡,她冷静地接受一切的不可挽回。

    但此刻,内心冰封的悲伤痛楚绝望终于被粗暴地撕开了一丝裂缝,化作汹涌的愤怒与憎恨喷薄而出,她愤怒自己的束手无策,憎恨他人的龟缩身后,她愤怒雁门的失守,憎恨同族的出卖,她愤怒符宿的舍生取义,她憎恨符后的自私冷酷。

    但她什么都不能做,她不能呐喊,不能怒骂,不能流泪,她稽首在地,浑身战栗,每一次的呼吸似乎都带着炙火,在她血液里燃烧沸腾,呼啸冲撞,恨意勃勃生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她死死地盯着城门口乞降的汉人,受降的匈奴人,或许是她的目光太过凌厉,以至于匈奴单于身旁的那名汉人回头看了过来,但双方距离太远,李远柔的装扮又泯然于众,是以什么都没有发现。

    “我那日没有向镇西军求助,此刻自然也不会。”李远柔道,“匈奴人未寻到小舅尸身,定会派人在南下各路口严查,我们若要南渡,需快马急奔,抢在匈奴设伏之前渡河,但如今龙城已降,说明谢氏已投敌卖国,谢氏经营冀州百年,耳目遍布各郡县,从冀州地界渡河,亦是难如登天!”

    李远柔忽的一顿,看了谢悉一眼,“谢司卫长,你和龙城谢氏有何关系?”

    谢悉连忙单膝跪地,道,“殿前司卫均是孤儿出身,训练合格后才会分配百家姓,是以臣与龙城谢氏并无关系。”

    李远柔扫了四周其余诸司卫一眼,诸司卫均道,“司卫长所言属实。”

    李远柔点头,伸手扶起谢悉,缓声道,“朝中诸事我不熟,司卫长勿怪,但自小先帝便教我,为人主,最忌君臣相疑,主疑臣而诛,臣疑主则反,皆为惑于口众,是以凡事应先明之辩之,后用之信之。”

    谢悉揖礼躬身,“先帝英明!”

    李远柔眸光一转,低声道,“我打算穿井陉道,东出到兖州后再南下回洛邑。”

    谢悉沉吟,“孟县距井陉不远,此举确实是最快脱离冀州地界的方法,但井陉道西连冀州龙城,东到兖州正定,是兵家必争之地,又以狭长险要着称,向来便是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谢悉顿了顿,接着道,“尽管我方男儿个个以一当百,但如此山林圮地难以施展,若敌方穷追,恐会重蹈前日覆辙。”

    “所以我们需要兖州接应。”李远柔掏出符宿私印递给谢悉,“你带着小舅印信去兖州求援,三日后于阳泉关口接应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