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太子回家记_第四十三章 悟得晚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悟得晚了 (第2/2页)



    李九归说罢又看向段小川,“小舅连着奔袭了一月,也需修整两日,养精蓄锐。”

    听李九归这么一说,段小川知道他是怕诸人意见不合争辩起来,想让各自私下交流一番再说,于是道,“符宿生死未明,匈奴在冀州也立足不稳,匈奴那边暂时不会渡河南下,而不管是伐西川还是并荆扬,汉中都得增派兵力以助威慑才行,正好趁着这几日局势不明,让戍关的兵卒回来换防。”

    待众人退去后,李九归叫住了秦逐北,“谈谈?”

    秦逐北不答反问,“你那贴身侍卫呢?”贴身二字说的挑衅又无理,仿佛是黏着舌尖吐出来的。

    李九归以前都不知道秦逐北还能这般阴阳怪气,无奈道,“裴季既已据地称王,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让他去西川打探消息了。”

    “那我毛遂自荐,做你几日的贴身侍卫?”秦逐北面色一正,几步走到李九归跟前道。

    你这是毛遂自荐?别人毛遂自荐是想脱颖而出,你这自荐是别有图谋吧,李九归瞥了秦逐北一眼,“若我在关中都能出事,那也不用想日后了,大家早点散了还能各谋富贵。”

    “行吧,”秦逐北挑了挑眉,也没强求,“你想谈什么?”

    李九归迟疑了一会儿才道,“我不想你为了……嗯……委屈自己,也不希望你因此而累及别人,当然,更不希望我们俩为此产生隔阂。”

    “那你想怎样?”

    这话不久前李九归自己才说过,语气像是在应付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如今被秦逐北拿着同样的话反问,只觉喉头一鲠,后面的话也吐出不出来了。

    有时,先付出的并不卑微,欠了债的才抬不起头。

    见李九归半响无语,秦逐北道,“没事我就回军营了。”虽然城中有秦家的府邸,是秦远在时的旧宅,但秦逐北回到关中后甚少回去,因为触景伤情总是难免,所以基本都是留在军营。

    而李九归则是挨着刺史府购置了一座三进的院子,原本段小川是想让李九归去他的将军府住的,但李九归觉得不方便。

    “我希望你还是东宫伴读时的秦逐北,骏马骄嘶懒着鞭,晚凉骑过御楼前,宫娥不识郎君面,借问谁家美少年。”看着秦逐北转身的后背,李九归冷静地重复道,“我希望你还是东宫伴读时的秦逐北。”

    秦逐北未进宫前,李九归很少开怀大笑过,虽说平日他也会笑,面对李帝时谦恭的笑,面对师长朝臣时有礼的笑,面对李享那张包子脸时宠溺的笑,面对符后时不露声色的笑,面对端丽李衍时羡慕失落的笑。

    面对林隐光时偷香得逞后耍无赖的笑或是看着林隐光脸红耳赤无计可施只能任他为所欲为时的坏笑,当然,也有两人心意相通时的会心一笑。

    可和秦逐北的笑却是,策马逐日,张弓射箭,争勇斗强后精疲力竭,畅快恣意的朗声大笑,胸膛都在跟着笑声颤动,血液都在随着笑声沸腾,五脏肺腑都浸透了愉悦。

    春风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也有翻墙溜院,偷鸡摸狗,戏弄权贵时少年心性胆大妄为的顽皮笑闹。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这种勾肩搭背、一见如故的感觉,没有人能给他,林隐光也不能,因为林隐光所做的永远都是纵容照护,而不是一起感受。

    而秦逐北没把他当太子,他亦没把秦逐北当臣子。

    这也许也和年纪有关,林隐光第一次出现在李九归面前时,已是一个身负长剑,光华内敛的俊秀少年了,而李九归却还是个垂髫稚子。

    秦逐北扯了扯嘴角,眼底却毫无笑意,“你那天说,我当初在宫中伴读时并未心悦于你。”秦逐北顿了一下,想回身去看李九归,但最后只转了半个身子,留给李九归一个落寞又悲伤的侧脸,认真道,“其实我有,只是悟得晚了。”

    李九归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这事发生在东宫明德殿那时,或许又是另一种结局。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秦逐北接着道,“你一定想说,若是没有符后篡位一事,我此刻已是成家了,对吧?”

    李九归哑然。

    秦逐北叹了口气,目光依然看着地面,自顾自接道,“也许有的事情只要永远不被发现,便就是不存在,我曾见过被冰封在山涧旁的蝶茧,也曾见过被干死在沙漠下的蝉蛹,它们从没见过外面的千千世界,不知道有怒放的百花,有参天的巨树,有甘甜的朝露,有凉爽的秋风,它们生在黑暗,死在黑暗。”

    “可是,一旦他们化蝶起舞、振翅高飞,见到了百花巨树、朝露秋风,他们应该永远不会后悔破茧展翅,扶风而起的那一刻。”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房外石楠茂叶里突然传出了几声蝉鸣,将房内的沉默衬出了几分冷寂之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