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归心 (第2/2页)
面貌,秦逐北不禁仰天大笑三声,叫道天不亡我。然后朝李九归奔去,适才缓步行走尚不察觉,此时一跑起来,只见秦逐北右腿微跛。 “太子殿下!”秦逐北奔至李九归跟前,眸中带着藏不住的喜悦与凄楚,叫道,“你怎么在这里?” 李九归等了秦逐北大半夜,晾他耐心再好,在此危急存亡的关头,也忍不住想要惩戒一下秦逐北以解心头不虞。 原本打算等秦逐北一到就给他个下马威,但等秦逐北不顾伤势,一撅一拐地奔至跟前,却不由自主地伸出双臂,一把抱住秦逐北冲过来的身体,两个同病相怜的少年,在这独月当空,高崖耸峙,长河咆哮的渭水河畔,相拥而立。 “我爹他……我爹他……”秦逐北紧紧抱住怀中这具并不如何健壮的躯体,仿佛长途跋涉的旅人终于找到了指引归途的灯塔,喉咙哽咽,难以成言。 “我知道……我知道……”李九归轻轻拍打秦逐北的后背,抬眸看向天际,将涌上眼眶的热意压了回去。 身后诸人见状,心中恻隐,纷纷转头回避。 秦逐北腹中突然传出一声巨响,‘咕隆……’,秦逐北有些不好意思地放开李九归,低头道,“这几日尽顾着奔命,餐风饮露都要成神仙了。” 李九归心知他一人逃出京都,沿途还要躲避朝廷追杀,能走到此刻其中艰难自是难以述说,对林隐光道,“隐光,找点吃的来。”边矮身去掀秦逐北裤脚,“你腿怎么回事?” 秦逐北坐在一处矮石上方便李九归查看伤势,看了殿前司诸司卫一眼,淡淡道,“被他们砍的。” 诸司卫齐齐往后退了一步,低头看着地面,面色惶惶。 “之前的事一笔勾销,他们已向我投诚,”李九归接过林隐光从谢悉那儿拿来的干粮,转头对身后诸人道,“把你们的干粮都拿来,还有伤药。” 殿前司卫连忙去马上将各自的干粮都拿出来,堆在一处少说也有三十余斤,李九归向秦逐北面前推了推,对秦逐北道,“吃吧,等你吃完我们就上路。”边亲自上手给秦逐北上药。 谢悉上前道,“殿下,让属下来吧。” 李九归摆手,“无妨,我有话要与秦逐北说,还有,吩咐下去,以后叫我公子即可。” 秦逐北实是饿狠了,双手并用,很快就将眼前小山一般的干粮打理完了。 “吃饱没?”李九归问。 秦逐北舔了舔嘴皮,还未回答,李九归又接着道,“没饱也没了,先将就吧。” 秦逐北满脸悻悻不语,李九归双眼弯了弯,似又回到了往日东宫读书时打趣秦逐北的日子,拳抵下唇,轻咳一声后道,“段小川此人如何?” “沉稳大气,不拘小节,是为帅才。”秦逐北道,“这是我父原话。” “评价很高。”李九归挑眉道,“如此名将,为何朝中甚少有人提起。” 秦逐北看了李九归一眼,没有说话。 李九归见秦逐北隐约其辞,伸手拍了秦逐北脑袋一下,“快说。” “你不是说直言不讳,容易招恶吗?”秦逐北摸了摸被李九归拍过的地方。 “对,直言不讳是容易招人反感,”李九归俯身与秦逐北平视,道,“那你想到怎么说的委婉不招恶了吗?” 秦逐北和李九归对视片刻,垂眸懊恼道,“没有。” “行了,快说吧。”李九归挨着秦逐北坐下,“如今我俩同病相怜,你还需对我遮掩?” “先帝重文轻武,建朝后先后废杀了当初跟随他征战天下的八名大将,段小川便是其中一名,血洗武将功臣,招揽寒士文吏,如今庙堂之上多是后起之辈,当年旧事也无人敢提,段小川能留得一命就不错了,哪还敢在先帝眼皮底下晃悠,不是找死吗。” 拔剑酣歌成往事,肃班就序睹新仪。 李九归默然片刻,道,“既如此,他岂不是会对我父皇不满,我此去投靠不是自投罗网?” 秦逐北一听,面露愕然,想了一会儿道,“应该不会,此人心性正直,有大义,我父回京时将关防一应事物都交于他处理,平时每月出巡关外也都是他协助我父遣兵调将,自大兴建立二十载,匈奴犯我中原之心不改,屡有率兵sao扰边境,段小川曾多次领兵抗敌,无有败绩亦无拖宕推搪。” 顿了顿又道,“我父近些年已有解甲归田之意,曾向先帝提过属意他为下一任镇西将军,先帝虽不置可否,但也说明此人可用,而且,你觉得先帝会留一个豺狼虎豹之辈在阊阖关?阊阖关乃大兴西拒匈奴的门户,若非忠勇之辈,怎可堪用!” 李九归点头,“有理。”心绪稍宁,随即打趣道,“秦将军对你寄予厚望,你亦非凡,怎的不让你统领西军,反而属意外人?” “我自是天降英才,”秦逐北昂首满脸自负道,“可若我留在了边关,谁来做殿下的伴读?谁来辅佐未来的天子收复九州?” 李九归看着秦逐北亮如星子的双眸,即使他落入如今这般田地,别说夺位,连性命都堪忧的情况下,他还对他一如以往的信任。 就连李九归自己都有那么一刻产生过怀疑,是否能够继续他的帝王人生,而秦逐北却是待他无丝毫变化,心中突然有些愧疚以前老是打趣秦逐北,遂起身面朝秦逐北而立,双手抱拳举至眉前,弯腰行了一大礼,“谢卿助我。” “你……”秦逐北嘴唇微张,颇有些措手不及的尴尬,待李九归直起身后才反应道,“你不用这样,我追随你,助你乃是应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